2023年,如东县国资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县政法委和依治办的指导下,不断加强国有企业资产监管,在不断推进沙巴体育投注,沙巴体育娱乐场:国资监管工作法治进程和促进国企转型改革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现将国资办2023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本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措施、成效及特色亮点
一是依法高效履行政府职能。我办把法治建设作为国资监管工作重点抓紧抓好。建立责任制,把各种法规的落实监管逐项分解落实到具体岗位和工作人员,切实做到了职责明确、程序规范、工作到位。在国资重大事项监管和推动国企改革转型上将法律法规摆在前面,始终坚持依法治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全面落实企业党委前置研究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制度,落实董事会6项职权,各集团董事会实现外大于内,全面建立向经理层授权管理制度,落实内审机构由董事长分管,向党委、董事会报告制度,充分发挥企业党委、董事会、经理层各自职能,党领导下的现代企业制度框架已基本搭建完毕。强化国企安全生产管理。压实县属国有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机制,推动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系统化、常态化,进一步保障县属国有企业资产安全和职工生命安全。
二是推进建章立制工作。一方面是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健全规范性文件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履行文件合法性审查,制定及牵头拟定的规范性文件出台前均充分征求意见并送司法部门审查,确保文件合法。完善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建议审查和清理机制。定期对现行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研究,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清理处置意见。另一方面完善监管手段,加强问题整改。围绕上级审计、巡视巡察,指导和督促县属三大集团的巡察整改,针对发现问题,举一反三,逐一从制度建设完善和体制机制构建层面予以加强。
三是推进依法科学民主决策。制定党组工作规则、党组议事内容目录清单及国资办国资监管工作重大事项清单,明确“三重一大”决策范围、程序。坚持实施重大行政决策集体讨论制度,重大行政决策须经党委会集体讨论,在集体讨论基础上作出决定,并如实记录集体讨论情况和决定,力求在每一个重大行政决策上都做到民主化、科学化。坚持决策前学法述法,重大项目审批、重大制度出台及涉及群众的信访等事项,事先征求法律专家意见。
四是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监管。建立国有企业资金安全分析例会制度,加强监测分析和预警。分类、动态调整企业融资成本高限。严控资产负债率基准线、预警线、重点监管线,对经营性债务实施分类管控。严格全品种全过程XIRR方法核算、债券发行承销等环节公开竞争,融资成本持续下降。截止9月底,新增融资综合成本4.54%,比2022年底下降0.4%,存量融资综合成本5.16%,比2022年底同比下降0.21%。非标融资比2022年底同比下降17.08%,占比进一步下降。
五是强化对行政权力制约监督。严格国有企业投资事项审批把关,规范企业“三重一大”决策,出台《如东县国有企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暂行办法》、《国有企业收购民营企业资产合规工作指导意见》等相关文件,进一步完善企业投资监管制度。通过建立县国有企业资金安全委员会,完善管理办法和议事规则,切实加强国有企业经营性债务和大额资金管控。2023年度投资预算变动金额10.4亿元。县国有企业资金安全委员会组织中期调整,全县投资项目核增18个,核减4个,调增2个,调减1个。组织报送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基金集群产业专项母基金4个,拟出资金额19.2亿元。围绕巡视、巡察、审计等存在问题,督促指导企业抓好整改,实施事中事后闭环监管,统筹监督管理力量,建立巡察、审计、稽查、信访“四合一”闭环管理机制。持续推动“双随机、一公开”督查机制长效落实,对企业财务、内控、融资等事项开展监督检查,对企业安全生产开展每月一督查,提升国有企业运营发展规范度。同时举一反三,抓好共性问题建章立制,对发现问题组织国有企业加强整改。
六是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认真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坚持经常排查与集中排查、全面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加大对企业改革发展、出清“僵尸”企业等领域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力度;提升信访工作法治化水平,依法规范信访秩序。坚持法定途径优先的原则处理信访问题,严格按照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的要求,依法按政策解决职工群众合理诉求。
七是建设数字法治政府。推进监管事项信息化、标准化管理,提升监管效能和规范化程度。不断拓展国资监管覆盖面,自主开发建设国有企业数据调查系统,推进国有企业数据调查工作走深走实,全面掌握企业资产负债、资金资产等方面的情况,推进企业国有资产登记全覆盖。全县除根据中央规定文化金融企业外,基本实现企业国有资产由国资办统一履行出资人职责,及时掌握关键数据动态,进行集中统一监管。
八是扎实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认真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政务公开、依法治理工作,自觉做到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守法,机关人员遇事思法、办事依法、言必合法、行必守法。认真落实集中宣传月的相关要求,于今年9月开展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专题宣讲会,会议详细介绍了当前电信诈骗的最新特征、类型和作案手法,深入分析了诈骗案件的高发原因以及规律特点,使全体参会人员对电信网络诈骗有了更加直观、深刻的认识。切实增强了国资国企系统人员的防骗意识和能力,让安全防范理念深入人心。对所监管的县属国有集团企业开展法治宣传活动,我办于今年6月初举办了为期两天的2023年度如东县国有企业合规体系建设培训班,邀请南通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陆雪松以《深化国企改革 优化国资监管》为题,围绕国有企业的地位与作用、国资国企相关政策法规简介等问题,增强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不断推进沙巴体育投注,沙巴体育娱乐场:国资监管工作法治进程,确保国资监管各项工作能够稳步推进。
二、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一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始终把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国资国企系统法治建设的根本遵循,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不断增强抓好法治建设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部署国资国企系统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法治思想,不断强化全体人员法治意识、法治思维,切实在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中贯彻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
二是加强国资国企法治建设的组织领导。我办班子加强对法治建设的领导,将法治建设纳入职能目标管理和作风建设责任制,根据班子分工建立法治建设领导小组,由“一把手”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负总责、分管领导履行直接责任人职责具体负责、班子成员履行分管范围法治建设共同责任人职责,联系分管科室及其干部职工抓落实的机制,根据人员调整充实专职法制岗位,指定专人负责法治、普法宣传教育以及规范性文件起草工作,更好地指导协调各有关科室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
三是着力夯实国资国企系统的法治基础。我办制定出台《关于印发<2023年县国资办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的通知》(东国资〔2023〕4号)、《全县国有企业“安全生产月”活动的通知》(东国资〔2023〕8号)、《关于召开开全县国有企业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的通知》(东国资〔2023〕13号)等文件,严格按照县有关要求,夯实国资国企系统的法治基础,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加强监督检查,注重发挥法治在优化营商环境、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凝聚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强大合力。
三、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主要不足及原因
2023年,如东县国资办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了积极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学习宣传习近平法治思想还需进一步深入,机关人员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仍需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工作的能力还需加强;二是国有企业法治建设总体还不平衡,依法合规经营意识需要进一步巩固,法律人才队伍建设和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三是指导推动县属国有企业法治建设力度还不够,普法活动的活动形式有待进一步丰富,活动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出现以上不足的主要原因是法治建设还不够,今后我办将结合自身工作特点,进一步加大法治建设工作力度,扎实开展好法治建设各项工作。
四、下一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2024年,如东县国资办将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持续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各项要求,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强系统学习,强化法治思维。坚持组织国资办全体人员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重要论述;坚持按照中央、省、市、县法治政府建设有关文件要求开展工作,提高依法治企水平;不定期开展干部职工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依托最新法律法规颁布的时间节点,兴起县国资系统学法热潮,提高学法用法的积极性、自觉性、主动性。
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推进法治建设。落实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全面提高机关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领导干部带头学法用法,认真贯彻党中央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组织学习领会法治建设的各项要求,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三是突出机制完善,加强能力建设。强化国有企业内部风控、合规、内审三项制度建设,强化各层级的规范化管理。加强国有企业产权综合管理工作,对照要求加强对国有企业对外投资、融资、隐性债务化解、经营性债务管理,规范国有企业投融行为,压降融资成本,有效化解风险。推进间隙性资金优化管理,通过形成市场化标杠利率,倒逼企业提高资金效益。强化国资监管机构事中事后检查的队伍能力建设,及时发现和制止违规决策,及时发现和处置种类风险,确保制度运行规范有力、监督管理科学有效,推动各项工作机制高效运行,不断增强国有企业运营和发展的规范性、实效性。
四是有效识别风险,优化资本布局。在确保风险可控的基础上,认真落实国有企业大额资金在线监管要求,推进国资监管信息化,实时掌握国有企业大额资金的进、出、存情况,实时掌握国有企业有息负债、资产负债、资金周转的有关情况,及时分析研判,及时监督管理,及时识别和防范风险。通过增加标债、增加各类资本证券化、有序压降非标,有序优化债务结构、压降融资成本,切实督促国有企业落实防范重大风险的主体责任,切实承担国资监管机构防范重大风险的政治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