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亚军:做乡村振兴的“领头雁”
信息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19-01-10
临近年底,位于袁庄镇海河滩村的中心路拓宽工程也进入尾声,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紧张地进行路肩施工。村党委书记缪亚军说,年前,中心路将全面完工,到时候路面由原先的4米拓宽为8米,将满足来往的通车需求,为正在建设中的“扶海田袁”田园综合体做好道路基础设施配套。
今年52岁的缪亚军2013年开始担任海河滩村的党委书记,2002年至2007年作为县14届人大代表的他,去年再次成为县17届人大代表。一年来,缪亚军先后解决了“迁坟”和“拆迁”两个基层工作的“老大难”问题,带领老百姓在共同致富,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海河滩村是袁庄镇的中心村,2018年前,村里的土地流转面积就已经达到80%,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却一直薄弱。“没有基础设施,就没有产值效益,土地流转做得再好也是空谈。”深知这个道理的缪亚军,近年来一直谋划着通过基础设施改善强村固本。机会出现在2017年,总投入1250万元的5000亩高标准农田项目落户海河滩村,去年项目建成后,村里新建水泥路近20公里,防震渠11公里,暗渠1.3公里,全面改造5座泵站,新建码头11座。缪亚军感叹说,这一年,村里基础设施的改造量,相当于以往的总和。
基础设施巩固了,现代化农业发展自然提上日程。然而,其中的过程却不是一帆风顺。正在建设中的“扶海田袁”田园综合体是高标准农田项目的核心区,由浙江大学策划,目标建设集高效农业、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一期工程超过700亩,其中坟头就有250座。迁坟本就是农村工作的难点,海河滩村的迁坟还面临着其他问题。“这些坟头有不少都是海启高速拆迁时迁过来的,这次相当于二次迁坟,村民的工作更不好做,一趟、两趟就想迁坟成功基本不可能。”面对“难上加难”的二次迁坟,缪亚军一方面下发公告、加大宣传,呼吁党员带头做好迁坟工作。另一方面亲力亲为,一家一户地走访,最多的时候,每户人家能跑上50多趟。经过2个多月的时间,这些坟头全部迁至村里新建的公墓。去年7月,“扶海田袁”田园综合体项目顺利开工,目前围栏建设全部完成,土地平整已完成90亩,正在进行招商引资。
除了迁坟,拆迁也算得上农村工作的另一个“烫手山芋”。去年,袁庄镇1500亩工业集中区落户海河滩村,为了打造南北连片的集中区环境,村里27户村民面临拆迁问题。缪亚军每天起早带晚,带着6名村干部走家串户,个别农户甚至跑了不下100趟。目前拆迁工作已基本完成,共征地200多亩。
在企业落户过程中,缪亚军又要求村干部做好企业服务工作,遇到问题必须在10分钟之内赶到现场。南通旷美帽业有限公司在施工之初,建设用地范围内有未拆除的附房,他帮忙协商;有村民老房子拆除后,新房来不及建好,他又把村部办公室给村民临时借住,最终实现企业开工建设后8个月内投产。目前工业集中区已有6家企业落户,其中3个为亿元企业。
作为基层的人大代表,缪亚军工作尽职尽责,往往在别人看来颇为棘手的问题,在他这里都能迎刃而解。说起工作中的诀窍,他坦言:“人大代表既要服务老百姓,也要服务企业,基层工作琐碎,化解各种矛盾要心与心沟通,工作难做就慢慢做,只要有耐心、花精力,就一定能找到两全其美的方法。”
针对西部农村公共交通不发达的现状,去年,缪亚军提出关于开通全面覆盖县城至镇村公交的建议,被列为县人大10大优秀建议,并初步制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城乡公交一体化的实施方案,目标2020年形成县、镇、村三级公交网络体系。今年,他的建议将重点关注村级退职老干部的生活保障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