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体育投注,沙巴体育娱乐场

图片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第五方面 > 工作动态

袁庄镇铁果门村积极发挥党建在引领乡村振兴中的把关定向、凝心聚力、支撑保障作用——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发布日期:2024-05-24 发布来源:如东日报 字号: [ ]

日报讯(通讯员 刘峰 李勇)袁庄镇铁果门村党总支立足实际,围绕乡村振兴五项目标,积极发挥党建在引领乡村振兴中的把关定向、凝心聚力、支撑保障作用,推动不断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党建+组织建设”, 建强红色钢铁堡垒

铁果门村紧抓党建工作不放松,以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提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扎实推进村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头雁效应”,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活动,通过入户走访,了解群众生产生活情况,将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等宣传到每家每户,引导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党员大会、村民大会等为载体,完善学习工作机制,形成村“两委”带头学、党员示范学的良性循环,让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以“党群活动日”为契机,组织党员、群众开展“追寻革命足迹,赓续红色血脉”等活动,追寻红色记忆、聆听历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党建+产业谋划”, 村强民富喜结硕果

铁果门村把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和关键,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的重要任务,深化拓展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新模式,多措并举破解增收难题。

村党总支以陆地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为平台,发挥支部引领、党员带动、“致富能人”表率作用,致力于打造生态循环种植养殖模式,合作社以“公司+党支部+合作社+社员”的模式运营,流转土地3800亩,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农户成为社员和股东,可以获得土地租金、股金分红、劳动薪金的“三金”收入,促农增收。投资2000多万元,成立南通圆农供销有限公司,建有粮食烘干、仓储设备等设施,建立从粮食供种、种植、收获、仓储、加工、销售全链条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体系,促进粮食生产全链条节粮减损,提高村集体和农民收入。

在合作社引领下,村域内相继成立7家家庭农场,实行规范化、科学化种植。传统畜禽养殖也得到进一步发展,其中猪、鸡、羊规模养殖户6家,为农民提供了重要的收入来源。第一产业的振兴带动第二、三产业的健康发展,促进产业深度融合,为实现农业的产业化发展打下基础。

“党建+乡村振兴”, 开启振兴幸福之门

铁果门村深入开展村庄环境整治,提升村庄绿化美化水平,将乡村道路、村庄周边作为重点,大力实施绿化美化工程,累计建设沿路绿化工程5.04公里,栽植绿化苗木4万株。高蔡路被南通市评为市级示范路;提升河流生态水平,以开展清理黑臭水河道,恢复生态防护带建设为重点,狠抓春风河道整治和绿化美化;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以创建“最美庭院”为载体,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调动广大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积极性。开展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提升群众文明素养,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该村紧紧围绕群众需求,积极构建“党建+志愿服务”工作新格局。成立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下设理论宣讲、红色先锋、文明村风、文艺宣传、卫生健康、相伴晚霞等10个志愿服务小分队,组织开展理论宣讲、文化宣传、健康服务、扶老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形成了参与度高、形式多样化、活动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浓厚氛围。新时代文明实践促进了村民之间的交流,增进邻里和睦,社会和谐,提升了村民文明素质,推进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为社会文明进步集聚正能量。

建立健全法治、自治、德治“三治融合”乡村治理体系,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四议两公开”“一事一议”等制度,全面实施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推进网格化管理,将全村家庭、村民纳入网格管理之中,把党建工作渗透到村工作的各个方面,推动了村民自治的良性循环,建立并完善多元化纠纷调解平台,实现“村里的矛盾村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