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体育投注,沙巴体育娱乐场

图片
大同村留守儿童乐园与南通西藏民族中学第22次结对活动
来源:大豫镇关工委 发布时间:2025-01-16 字体:[ ]

石榴籽同心共育,家国情岁岁绵延。1月1日,大豫镇大同村留守儿童乐园与南通西藏民族中学第二十二次结对活动在西藏民族中学顺利举行。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大同村留守儿童乐园的学生代表、南通大学和南通西藏民族中学的师生代表,以及大同村留守儿童乐园、大豫镇关工委、镇老干部党总支、镇教育关工委、镇社区教育中心、丁店小学关工委的相关负责人等500多人。

探访校史  凝聚共建力量活动开场之前,南通西藏民族中学党委书记郁玉霞满怀热忱,带领大家参观了承载着厚重历史与文化底蕴的校史馆。馆内陈列的珍贵照片、详实史料与富有纪念意义的物件,鲜活地勾勒出学校从创建之初的艰难探索到如今教育成果斐然的发展脉络,彰显出学校发展的坚实足迹与蓬勃朝气。在郁玉霞书记的细致讲解下,众人深切体会到学校为民族团结所付出的不懈努力。

领导致辞  开启美好篇章活动伊始,西藏民族中学领导、大同村留守儿童乐园负责人以及南通大学领导的精彩致辞,如声声号角,为活动拉开了温馨而热烈的序幕。他们的话语中,满是对民族团结的殷切期望,对青少年成长的深切关怀,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深深感受到了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和美好愿景。

交流活动  共绘团结画卷开场舞《天湖之舞》:南通西藏民族中学舞蹈队的同学们用优美的舞姿,带我们领略了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仿佛将我们带到了美丽的天湖之畔,开启了一场民族文化之旅。

第一篇章  中华民族一家亲?以理绘就同心圆

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马欣宇的《民族团结籽籽同心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讲座,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和重要性,让孩子们在理论层面加深了对民族团结的理解。随后,南通大学学生叶晨欣、李怡霖、李奕瑶带来的古筝三重奏《瑶族舞曲》,那悠扬的旋律仿佛穿越时空,诉说着各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和谐。而南通西藏民族中学学生嘎玛德吉拉姆的《让乡村振兴路上开满民族团结之花》演讲,则让我们看到了青少年对民族团结助力乡村振兴的美好憧憬。

第二篇章  石榴花开红艳艳?以情架起连心桥

南通西藏民族中学教师陈麒等的红色家书诵读《书写革命理想 承载家国情怀》,让我们仿佛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家国情怀。大同村留守儿童乐园学生严家怡的故事汇《爱满留守乐园 温暖乡村童年》,用朴实的语言讲述着讲述了自己在留守乐园中的生活点滴和温暖瞬间,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感受到了留守儿童内心的坚强与对关爱的渴望。南通西藏民族中学老师戴昕、学生丹增央措的师生故事《当爱成为生命的本能》,以及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杨春霞的《我有了一个在新疆的维吾尔族妹妹》,都展现了各民族之间深厚的情谊和真挚的关爱。

第三篇章  籽籽同心向未来?以志凝聚向心力

南通西藏民族中学初二 3 班学生的经典诵读《我有一束光》,声音洪亮,充满激情,表达了青少年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的决心。大同村留守儿童乐园学生的民族舞蹈《嘀格嘀》,欢快的节奏、灵动的舞姿,展现了民族文化的活力与魅力。最后,南通大学学生钱姜龙等的大合唱《爱我中华》,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全体人员共同高歌,抒发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美之情。

在座谈沙龙环节,南通大学、南通西藏民族中学和大豫镇丁店小学的老师们齐聚一堂,围绕“聚焦主题跨学段研讨,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主题,展开了热烈而深入的讨论。大家分享了各自在思政课教学中的经验和心得,探讨了如何更好地提升思政课的亲和力和实效性,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

此次结对活动,是一次有形共建的生动实践,更是一次有感传承的心灵之旅。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让各民族青少年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化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与认同,感悟到了各民族血脉相融、信念相同、文化相通、情感相亲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