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加快建设透明、廉洁、服务型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省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要求,结合沙巴体育投注,沙巴体育娱乐场: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考核对象及原则
考核对象为各镇区、县级机关各部门、各垂直管理单位。
政府信息公开实行单项百分制考核,根据考核结果折算计入县对镇区、部门的整体目标责任制考核得分。负有公开信息义务的公共企事业单位的考核,由其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政府信息公开考核工作坚持客观公正、民主公开、注重实效的原则。
二、考核内容
(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组织推进情况。主要包括组织领导、机构设置、制度建设、保障措施等基本情况。
(二)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内容落实情况。主要考核是否按照规定,公开法定范围内的政府信息,以及在政府网站内容保障情况。
(三)政府信息公开形式的采用情况。主要包括是否按照规定的形式公开政府信息,以及其他探索创新的以便民、利民为目的的公开方式。
(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监督情况。主要考核各单位对信息公开工作的执行检查情况、监管力度和责任追究情况,处理答复公众依申请公开情况、投诉处理情况、书记县长信箱答复情况等。
(五)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群众满意度情况。主要考核各单位信息公开工作是否使公众满意。
三、考核组织
(一)考核工作由县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会同县政府办、县纪委、法制办、档案局、政府信息中心等部门,采取季度检查和年度总评相结合的考核方法、网站检查和实地查看相结合的考核形式进行。季度考核得分占全年总分的30%,年度总评考核得分占全年总分的70%。
(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每季度点评一次,对工作优秀的单位给予表扬肯定、对工作滞后的单位进行督查督办、限期整改,并作为评定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工作绩效、实施奖惩的重要依据。
(三)对违反本办法相关规定,不依法履行公开义务、不及时更新公开内容、违反规定收取费用、因工作失误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等行为,由县职能部门按照规定予以处理。
附件:二○一二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评分标准
附件:
二○一二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考核评分标准
考核内容 |
考核目标 |
分值 |
评分标准 |
考评得分 |
组织领导 |
建立政务公开的组织领导机制,把政务公开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责任明确,推行政务公开有计划,有步骤。 |
10 |
设有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政府信息公开职责。明确分管领导、科室和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有必要的办公条件和经费保证。(2分) |
|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计划完备。正确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目录。 (3分) |
||||
建立信息发布保密审查机制,明确审查程序和责任。(1分) |
||||
建立政府信息公开考核制度并明确实施程序。(2分) |
||||
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协调机制,涉及其他单位的信息发布及时沟通确认。(1分) |
||||
建立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对违规行为进行追究。(1分) |
||||
公开内容 |
坚持依法全面真实的原则。对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依法受到保护的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之外的党务、政府信息,如实公开。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公开的重点内容。 |
50 |
机构设置、管理权限、主要职责、办事程序等 (5分)。 |
|
涉及公民、法人、其他组织切身利益,需要社会广泛知晓或参与的发展规划、财政预决算、行政审批和许可事项、行政事业性收费、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报、发生和处置等情况(12分)。 |
||||
发布的各类无密级政策文件的公开情况(17分)。 |
||||
法律法规及规章规定应当公开的其他政府信息(1分)。 |
||||
及时进行各类政府信息的公开、更新和维护。每周上报“中国如东”政府网站部门动态信息不少2条。(15分) |
||||
公开方式 |
以高效、便捷、便民为原则,拓展党务、政府信息公开渠道,完善操作规范和程序。 |
10 |
探索创新政府信息公开新途径的情况。(4分) |
|
向档案馆和公共图书馆提供主动政府公开信息的情况。(3分) |
||||
建立依申请公开制度,明确申请流程,提供申请表格,确保群众获取政府信息的申请,渠道畅通,操作透明,程序简便。(3分) |
||||
监督检查 |
加强监督检查工作,建立监督机制和 责任追究制度,对违规行为进行追究。 |
20 |
设立投诉电话和投诉信箱,对投诉、举报及时受理、查处、整改并回复当事人;参加涉及政府信息公开的行政复议和投诉的情况。(2分) |
|
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本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情况(含对管理或联系的公共企事业单位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监督检查)。(3分) |
||||
书记县长信箱办理及时。(15分) |
||||
公开效果及社会满意度 |
行政效率进一步提高,行政行为进一步规范,依法行政水平得到有效提高,机关作风明显好转。 |
10 |
公开结果真实、可信,没有群众投诉和媒体曝光;单位及其工作人员没有出现严重的行政过错。没有因信息不公开、错误公开,而引发破坏社会稳定的 群体性事件。(5分) |
|
群众满意度高。(5分) |
||||
合计 |
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