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医疗机构,各驻镇卫生所:
为进一步落实国家、省、市、县对健康扶贫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切实保障沙巴体育投注,沙巴体育娱乐场: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有效减轻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就医负担,全面打赢健康脱贫攻坚战,结合沙巴体育投注,沙巴体育娱乐场:实际,现就进一步做好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分类救治及自付医疗费用控制工作通知如下:
一、实施范围
全县所有一级以上医疗机构。
二、实施对象
全县所有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并根据县政府扶贫办对低收入人口的数据信息更新周期,实行动态调整。
三、主要任务
(一)稳步推进分类救治工作。对需要治疗的大病和慢性低收入患者进行分类救治。能够一次性治愈的,组织专家集中力量实施治疗;需要住院维持治疗的,由具备能力的医疗机构实施治疗;需要长期治疗和康复管理的,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指导下实施治疗和康复管理,统筹兼顾,稳步推进。
(二)实施30种大病专项救治。对罹患儿童白血病、先心病、乳腺癌、宫颈癌、耐药结核病、终末期肾病、重性精神病、艾滋病机会感染、血友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唇腭裂、肺癌、食道癌、胃癌、Ⅰ型糖尿病、甲亢、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结肠癌、直肠癌、肝癌、肝硬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白内障、尘肺、神经母细胞瘤、儿童淋巴瘤、骨肉瘤、地中海贫血、尿道下裂等30种大病的低收入患者进行专项救治。
各镇(区)要充分发动基层卫生健康队伍作用,从低收入人口中筛查出30种大病患者并建立台账,及时掌握低收入大病患者救治的需求,做好救治对象的组织工作。根据台账登记的救治对象情况,有计划地组织其到定点医院进行救治。并建立常态化长效管理机制,新发一例治疗一例,并对相关病种的救治对象进行追踪管理。
各定点医院要在确保医疗质量安全的原则下,结合本院实际,制订具体细化的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要合理设置医疗服务流程,为低收入大病患者开通就医绿色通道。要配备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对大病患者实施医疗救治。县卫生健康部门成立专家指导组,负责疑难、重症病例的会诊,对定点医院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定点医院要强化医疗质量安全意识,完善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开展单病种质量控制,按照相关病种临床路径要求,规范临床诊疗行为。要优先选择基本医保目录内安全有效、经济适宜的诊疗技术和药品、耗材等,严格控制医疗费用。
(三)实施分级诊疗制度。在充分尊重低收入患者选择权的基础上,实行逐级转诊制度,基层医疗机构负责首诊,解决常见病、多发病问题,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负责危重患者诊治,提供远程医疗会诊和积极协调专家前往指导等方式进行救治技术支撑。对因技术条件限制需转县外医疗机构诊治的危重患者,严格按照医保部门规定的转诊手续办理,享受相关医保政策。
(四)升级医院管理系统。各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完善精准识别、先诊疗后付费、合理用药、逐级转诊、自付费用控制等信息化管理模块,在低收入患者办理住院时自动识别身份和出院“一站式”结算的基础上,重点做好医院信息化升级改造,全程提示建档立卡身份,对使用自费的药品、耗材、医学检查项目等进行提醒,并实时预警低收入人口自付费比例,做到全程信息化管理。
(五)严格控制自付医疗费用。各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的要求,不折不扣落实临床路径管理以及单病种付费制度,要按照“诊断必需,避免重复,控制自费”原则,严格落实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在低收入患者就诊时自费项目要从严控制,原则上不得使用医保目录丙类,包括高值医用耗材、高档抗生素、营养辅助药和医保目录外的药品、耗材、诊疗项目和检查检验等项目。患者确因病情需要使用的,需由临床医师提交申请,经科室主任、医务科、分管院长签字(盖章)同意后,方可使用,相关费用按照医保部门具体规定结报。严禁向低收入患者收取“单间床位费”、“套间服务费”等特需服务费用。确保在医保定点医疗机构低收入患者住院期间,政策范围外自费医疗费用控制在住院总费用的8%以内,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医疗费用控制在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的10%以内。
(六)加强质量管理控制。各医疗机构要以医疗质量为核心,认真落实十八项核心制度,建立健全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各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大点评力度,应逐月对全部建档立卡低收入患者住院病历和门诊处方开展点评工作。确因就诊人次量比较大的,每月随机抽取门诊处方不少于100张,住院病历不少于50份。各医疗机构要将合理用药、药占比等列入考核,直接与医务人员绩效挂钩。对不合理用药要及时干预,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处方权。县卫生健康行政主管部门将处方点评工作情况以及低收入口自费占比纳入健康扶贫督导和医政医管目标考核重点项目,定期组织专家对低收入患者处方点评及自付医疗费用占比情况进行抽样检查和评价。对于自付医疗费用控制较差的定点医疗机构,及时约谈医疗机构负责人并限时整改,情节严重的予以通报。
四、有关要求
(一)高度重视,落实责任。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自付医疗费用控制工作是深化健康扶贫工作的重要内容,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结合工作实际,分析困难问题,优化医院流程,完善推进机制,确保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强化行业主管责任,跟踪工作开展动态,抓好业务指导和督查。各级医疗机构要担负主体责任,认真落实举措,创新管理模式,压紧压实责任。临床医务人员要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临床服务理念,发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全面掌握病人情况,自觉使用医保可报销的药品、耗材、医学检查项目,切实履行医疗控费职责。
(二)开展培训,宣传政策。要结合健康扶贫网格化管理,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宣传,把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医疗控费政策宣传到村、到户、到人,确保全县低收入人口特别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人员及时知晓,有效利用政策。各级医疗机构要利用院周会、科室例会、业务培训会等,组织全院干部职工专题学习低收入人口医疗控费政策。在医院门诊大厅、住院部等醒目位置公布低收入人口医疗控费相关政策及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服务流程,设立政策咨询窗口,安排专人答疑解惑。
(三)把握政策,细化措施。各医疗机构要严格落实先诊疗后付费、自付医疗费用控制、30种大病专项救治等健康扶贫政策规定,制订本院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30种大病救治实施方案,细化自付医疗费用控制措施及考核办法,按季度组织各临床科室进行自查自评,并将自评结果上报县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四)加强监督,奖优罚劣。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将联合扶贫、医保等部门,定期对各单位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自付医疗费用控制工作推进情况进行督导,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将自付医疗费用控制比例作为核心指标纳入年度目标考核重要内容,确保低收入患者住院期间,政策范围外自费医疗费用控制在住院总费用的8%以内,政策范围内个人自付医疗费用控制在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的10%以内。对年度自付医疗费用控制较好的,按比例予以一定奖励;对年度自付医疗费用控制较差的,分别在拨付医院综合补助、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专项补助等财政资金时按同等比例予以扣减,扣减额度与奖励标准相同。扣减的资金用于自付医疗费用控制较好单位的奖励。各单位要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考核奖惩办法,县级下发奖补资金主要用于相关管理人员的奖励,鼓励各单位给予适当补充奖励。同时,将自付医疗费用控制考核情况纳入单位年度综合目标考核内容,并与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奖惩挂钩。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立即贯彻落实通知要求,开展好相关工作。请于2019年12月25日前,将30种大病诊疗方案、自付医疗费用控制方案及考核办法的纸质版加盖单位公章后,上报县卫生健康委医政科,电子版发至邮箱:295007071@qq.com。
如东县卫生健康委员会
2019年1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