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体育投注,沙巴体育娱乐场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专栏 > 创文在行动
袁庄镇竹园村让乡村从“面子”美到“里子”
来源: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5-03-16 字体:[ ]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张予钦 朱宇晔 通讯员 丁甫其)乡村要振兴,优美宜居的环境是关键。近年来,袁庄镇竹园村深入实施全域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攻坚行动,以打造“干净整洁、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村容村貌为目标开展各项工作,让乡村从“面子”美到“里子”,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去年该村获评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初春清晨,走进竹园村,清澈的河水绿树掩映,一条条村道四通八达、一栋栋村居错落有致,墙体被彩绘装点得如诗如画,让人赏心悦目。让人更为惊喜的是,那一处处的田园乡村特色微景观。“过去脏乱差,现在到处美景如画,环境好了,人的心情就好了,心情舒畅了,我们老百姓的身体就健康了!”康锋是竹园村卫生所的医生,对于现在环境的改善,他满口称赞。

“村庄改造要立足自身特色与优势。”袁庄镇竹园村党总支书记李玉介绍,为彰显村庄特色,他们围绕“竹园村”的“竹”这一核心元素挖掘本地资源,保持村庄传统空间格局的前提下,大量利用竹竿作为装饰材料打造独具魅力的乡村风貌,村庄环境与传统文化展示相互融合。“我们不仅降低了改造成本,而且推动了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为乡村注入了新的活力。” 李玉这样说道。

为了进一步推动农村人居环境大提升,竹园村积极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从“居室整洁美、庭院净化美、环境绿化美、外观协调美、家庭和谐美”等5个方面,进行打分测评,公正评选出“美丽庭院”示范户,并对获得者予以积分奖励,不仅增强了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激发了群众参与环境整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在全村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村民们争相打扫庭院、种花种草,村庄环境更加整洁优美,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蔚然成风。2024年表彰了500余户美丽庭院示范家庭。竹园村一组村民王李建就是其中之一: “现在咱们每户人家都把院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的,我喜欢花花草草的,那就多种点,多好看!我要继续努力,把庭院打造得更好看!”

厕所、垃圾、污水污染一直是困扰农村百姓实现健康生活、制约乡村环境卫生发展的三大难题。

2023年2月,竹园村启动了整村推进农村新(改)建厕所的工作。李玉回忆说:改厕初期,不少村民因为担心占用家庭空间或用水“经济账”而持反对态度,村两委入户走访、倾听民意,结合改厕政策进行宣传和解释,最终,村民们逐渐认识到水冲式厕所的便捷和卫生,纷纷表示支持。“厕所革命”不仅是一场环境的改善行动,更是提升群众生活品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举措。自2019年以来,竹园村已累计新(改)建了1260余户厕和2座农村公厕。同时,竹园村全面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建设生活垃圾收集房,配置垃圾清运车,并建立专业环卫清扫保洁队伍,实现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枯枝败叶“集中收集清运”。

竹园村共有住户1300余户,4018人,过去污水直排,加之流通不畅以及长期缺乏有效治理,导致水体发黑发臭,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和乡村环境的美观。农村生活污水经过治理之后,生活污水都随着管道排走,房屋周围再也不是曾经垃圾遍地,污水横流的样子,村民们的生活居住环境得到很大提升。据统计,到2024年底,竹园村共建成小型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14座。

通过一系列举措的实施,竹园村实现了从“外在美”到“内在美”、从“个体美”到全域美的转变,走出来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发展之路。“接下来,我们要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公共空间治理、全域整治有机结合,并统筹推进道路、河道等基础设施的优化工程,让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李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