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体育投注,沙巴体育娱乐场

图片
小“菜”大用 如东“蔬”鲜传天下
来源: 如东日报 发布时间:2025-03-21 累计次数: 字体:[ ]

日报讯(全媒体记者 朱南州 通讯员 倪俊)从菜篮子的四季常鲜到现代化车间的深加工,从冷链锁鲜的“时间魔法”到跨境货轮的破浪前行,如东以“稳产保供”夯实产业根基,以“工厂增值”激活产业链条,以“冷链出海”拓宽增收渠道,将小蔬菜变成大产业,成就“绿叶生金”的发展梦想,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内引外联,菜篮“呈”鲜

走进天一农副产品批发市场,5万余平方米的空间内分区井然,蔬菜、水果、肉品等八大类农产品琳琅满目,日均客流量近万人次。作为省级农产品产地市场,天一市场不仅是如东百姓餐桌的“绿色心脏”,更是联动全市专业菜农与山东临沂市场的枢纽平台。2024年,天一市场日均供应蔬菜超330吨,年蔬菜吞吐量突破12万吨,年蔬菜销售额达10亿元。

在稳产保供的快车道上,天一市场努力以订单稳产、冷链锁鲜实现保供惠民双轨并行。为破解种植户“丰产不增收”难题,天一市场与周边50余户蔬菜种植户签订收购合同,稳价保供成果惠及周边30余个社区、超10万居民。去年高温季节,天一市场借助动态价格监测和大数据调度等智能化举措,紧急调运外省货源2000余吨,成功平抑价格涨幅超20%,让如东百姓的“菜篮子”轻省充盈。作为区域蔬菜供应标杆,天一市场常年稳定供应超150种蔬菜,构建起“乡土特色+四季常鲜”的多元化蔬菜产品矩阵。其中如东蘘荷、紫菜薹等30余种本土特色蔬菜占比达40%,且市场内30家固定商户均配备自营冷库,让蔬菜突破季节桎梏,成为全年供应的“四季明星”。

对于新鲜蔬菜,老百姓最关心的就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天一市场紧扣民生关切,严格实施“三放心”工程,不断提高自身服务质量。每日进行农残检测抽检的蔬菜超250个批次,检测结果通过滚动大屏实时公示,确保每一批蔬菜都安全可控。截至目前,市场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完成基础设施升级与消防改造,冷链仓储、物流配送、质量检测中心、线上平台采购等功能完备,力求打造智慧化、标准化交易环境。这种标准化供应体系不仅让“四季鲜品”走入千家万户,更为周边80余名村民提供分拣、物流等多种岗位,将“菜篮子”工程转化为富民增收的“绿引擎”。

传承开拓,缸中“藏”鲜

在如东经济开发区,一座融合了传统陶缸窖藏与智能化生产线的现代化厂房里,南通菜丰堂食品有限公司正以二十年匠心与坚守,将传统酱腌技艺淬炼成乡村振兴的“金钥匙”。这家2005年落户的日资企业,以古法腌渍为根基、科技创新为动力,将广岛菜、青蒿菜等时令蔬菜转化为畅销日本、东南亚的脆爽酱菜,2024年销售额突破4500万元,成为传统工艺与现代产业融合的典范。

走进车间,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令人耳目一新:古法陶缸阵列在恒温窖藏室内氤氲出时光的醇香,而隔壁的智能车间里,全自动清洗机、真空滚揉机、巴氏杀菌线等设备正高效运转。企业创新构建“三统一”体系,通过对蔬菜原料的统一供种、统一管理及统一收购,从源头上实现了蔬菜品质的严格把控;在腌渍环节引入恒温控菌技术,实现了对发酵环境的实时监控。从盐渍脱盐到秘制酱浸润等23道工序,产品既保留鲜甜脆嫩的风味,又具备低钠高纤的健康特性,以“色、香、味、体”俱全的品质成为国际市场的“东方味道”。

这场“酱缸里的革命”,更搅动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企业与周边5个乡镇200余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农技专家每月实地指导,实现亩均增收近1000元。60岁的姚大爷将5亩地改种订单广岛菜,并“升级”为车间质检员:“以前年收入不过万把元,现在‘种地+务工’收入翻了两倍!”目前,企业已带动100余名农民转型产业工人,年创造劳务收入60余万元,培育出既懂种植又精检测的农民队伍。在这条“企业+基地+农户”的共富链上,传统酱香正酿出幸福生活的甘甜滋味。

跨江越海,冷链"锁"鲜

在马塘镇东泽福海食品公司速冻车间的全封闭洁净车间里,智能化生产线正演绎着现代食品工业的“时间竞速”。一颗颗西兰花经漂烫、消毒、急冻、包装后,即将踏上跨国之旅。据负责人秦虎介绍,福海公司出产的西兰花产品,从田间采收到完成速冻不超过6小时,液氮速冻技术能锁住九成以上的营养成分,冻品色泽、口感几乎与鲜菜无异。这让原本只能应季销售的蔬菜蜕变为四季供应的“冻龄”精品。作为省级“加新高”重大农业示范项目,福海公司投资1.08亿元,集成应用进口分拣机器人、金属探测仪等尖端进口设备打造智能化生产线,构建起涵盖36项指标的检测体系,实现了从农残筛查到微生物管控的数字化溯源。同时,这条智能化生产线还配备了3条德国进口速冻隧道和3万立方米智能冷库,年蔬菜处理能力达3.6万吨,涵盖了西兰花、蚕豆等10余种蔬菜品类。

企业的“冻龄”魔法,不仅激活了农产品附加值,更串联起乡村振兴的黄金链条。通过基地直采的方式,福海公司每年从大豫镇收购西兰花、蚕豆等原料,不仅保证企业原料的新鲜度,拓宽了周边乡镇的蔬菜销售渠道,还实现了周边部分农户的就近就业。正在操作分选机的陈大姐边调试设备边介绍,她经过三个月培训上岗成为技术员,“月工资5000元,还能把我种的蚕豆卖到国外去,一年收入抵过去五年,搁以前做梦都不敢想!”2024年,企业出口额突破4000万元,产品摆上东京和欧美货架,带动合作农户人均年增收1.2万元,真正让“泥土里的青翠”化作打开世界大门的“绿色钥匙”。

如东蔬菜产业的进阶之路,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突围的生动注脚。站在乡村振兴的新起点,如东将瞄准上海及国际高端市场,推进地膜科学回收、连作障碍治理等绿色工程,让沙巴体育投注,沙巴体育娱乐场的放心菜、调味菜、速冻菜走出去,为“菜篮子”增添如东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