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用妻子身份注册微信借钱 法院认定为夫妻共同偿还
日报讯(通讯员 徐颖慧 全媒体记者 季湘婷) 丈夫用妻子的身份信息注册微信并向他人借款,妻子要共同偿还吗?近日,如东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
2022年,童某去某汽车租赁公司租车,并与店主赵某加了微信好友。此后,赵某在微信中向童某借款,因微信系统设置原因,童某向赵某转账5万元时,发现要输入对方姓氏才能完成转账。然而赵某却告知童某,收款人姓氏为“严”,童某感到疑惑,赵某随即解释称自己微信受限,使用的是妻子严某信息注册的微信号。童某没多想,数次向赵某转账共计20万元,赵某也向童某出具了借条。
后童某多次催要欠款未果,将赵某起诉至法院,并要求赵某妻子严某承担共同还款责任。
审理过程中,童某向法院提出申请,调查赵某沟通、借款、接收借款使用的微信及绑定支付账户的个人注册信息。法院调查后证实,该微信及绑定的支付账户均是用严某的身份证号码实名认证的。
法院审理认为,虽然诉讼时两被告已经离婚,但案涉借款发生于两被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被告赵某与原告童某进行沟通、收款的微信账号及绑定的支付账号均系使用妻子严某的身份信息注册。法院认为,实名认证的微信账户及其绑定的账户均具有较强身份的属性,赵某通过严某实名认证的微信收款,在无其他相反证据证明的情形下,说明严某具有授权丈夫赵某以其名义使用该微信号的意思表示。
最终,法院认为童某的主张具有事实依据,严某应当对该笔借款承担共同还款责任。
法官提醒,居民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能将具有较强身份属性的微信、支付宝、抖音等账号任意交予他人使用,否则可能会承担相应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