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巴体育投注,沙巴体育娱乐场

图片
关于进一步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通知
来源: 如东县教育体育局教育科 发布时间:2021-01-28 09:44 累计次数: 字体:[ ]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和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工作,有效控制沙巴体育投注,沙巴体育娱乐场:儿童青少年近视眼新发生率,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加强近视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

教体局建立如东县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姜宁兵  教育党工委书记、党组书记、教体局局长

副组长:于建华  县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教体局副局长

        郭  勇  教育党工委委员 教体局副局长

冯小临  教育党工委委员 教体局副局长

王淑娟  教育党工委委员 教体局副局长

王  艳  教育党工委委员 机关党委书记

王东宁  教育党工委委员 县政府教育督导室副主任

崔  鹏  教育党工委委员 体育局副局长 

成 员:黄卫华  教育科科长

陈昌高  财务科科长

周爱武  监审科科长

王  兵  教师发展中心主任

许  兵  教育装备室主任

符海燕  成职教办主任

宋卫东  教育科体卫专干

各镇教育联络组组长、各县直学校(园)校长(园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教体局教育科,负责日常工作。定期对各中小学校的近视防控工作进行指导和评估。

各学校成立以校长为主要负责人的近视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并明确1名分管领导具体负责,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要求,明确学校领导、学校相关处(室)、班主任、任课教师、校医(保健教师)职责,责任到人,保证“防近”工作有序有效进行。  

二、准确把握近视防控的目标要求

根据国家通知要求,结合省近视防控会议精神,针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沙巴体育投注,沙巴体育娱乐场:明确两个阶段性目标:第一阶段,到2023年,实现全县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18年的基础上平均每年降低1%以上。第二阶段,到2030年,实现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控制在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控制在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控制在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秀率达25%以上。第一个阶段的重点是控制趋势,第二阶段的重点是实现根本扭转,确保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显著改善。针对近视防控工作,既要立足于“控”,控制已经近视的孩子近视度数进一步加深;更要立足于“防”,预防新发近视率,从幼儿园就开始抓起。做好联防联控工作,推动家庭参与,增强家庭防控意识,倡导社会总动员,全面发动和依靠全社会力量,综合防控,合力防控,持续防控。

三、落实近视防控工作的各项举措

1.各校要将学生视力保护工作纳入学校管理内容,落实各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见附件1),形成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人人重视,齐抓共管的“防近”工作机制。

2.严格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施课程游戏化,严禁“小学化”教学。要保证儿童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结合季节、学龄阶段特点合理调整。要为儿童提供营养均衡、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膳食,促进视力保护。幼儿教师在保教工作时要主动控制使用电视、投影等设备的时间,幼儿连续看电视、投影等设备的时间小班幼儿不超过10分钟,中班幼儿不超过15分钟,大班幼儿不超过20分钟,每天不得超过1小时,其他电子产品一律不得使用。关注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采光和照明要求,特别要保证在阅读区看书幼儿的照明。指导幼儿掌握正确的执笔姿势(铅笔、水彩笔等),保证用眼距离。

3.严格依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安排教学活动,严格按照“零起点”正常教学,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严格强化年级组和学科组对作业数量、时间和内容的统筹管理,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减少机械、重复训练,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寄宿制学校要缩短学生晚上学习时间。

4.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校内统一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1次,其他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2次。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严禁以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

5.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认真执行眼保健操流程,做眼保健操之前提醒学生注意保持手部清洁卫生。教师要督促学生读写时坐姿端正,并正确掌握执笔姿势,保持“一尺、一拳、一寸”(眼睛与书本距离应约为一尺、胸前与课桌距离应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约为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严禁老师拖课现象,课间10分钟让学生到室外活动或远眺,防止学生持续疲劳用眼,随堂课老师在每堂课结束前组织学生进行一分钟“米”字眼运动。各班级要设立卫生委员,监督做好眼保健操、课间走出教室活动或远眺等工作。

6.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每周参加中等强度体育活动3次以上。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每周2课时。中小学校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已患近视的儿童青少年应进一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延缓近视发展。全面实施周末及寒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督促检查学生完成情况。做好学校体育运动场所在周末及寒暑假要面向本校学生免费开放工作。

7.控制使用电子产品。学校教育本着必要和必须的原则从严控制使用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教学和布置作业不依赖电子产品,使用电子产品开展教学时长原则上不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带入学校的要进行统一保管。

8.定期开展视力监测。小学要接收医疗卫生机构转来的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确保一人一档,并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在卫生健康部门指导下,严格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制度,对视力异常的学生进行提醒教育,为其开具个人运动处方和保健处方,及时告知家长带学生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做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新发率等的报告和统计分析,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开展视力筛查。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要及时把视力监测和筛查结果记入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

9.改善视觉环境。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采购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和坐姿矫正器,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加快消除“大班额”现象。学校教室照明卫生标准达标率100%。根据学生座位视角、教室采光照明状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月调整学生座位,每学期依据《中小学生课桌椅各型号的标准身高、身高范围对照表》(见附件2)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10.开展保护视力健康宣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采用集中教育和阵地宣传相结合的方式,每学期集中对学生进行一次视力保护宣传教育。利用广播、宣传栏等阵地宣传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眼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聘请合格的视光专业人员提供规范服务,并根据儿童青少年近视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矫正方法。利用家长会、“给家长的一封信”、微信公众号等途经,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知识和方法,指导和督促家长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视力保护的学习环境、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

四、组织近视防控工作的考核评估

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中小学校体育和卫生健康工作专项督导评估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近视率总体情况进行排名并公布,作为对学校综合考核、对校长履职评价的重要参考。省政府教育督导办公室印发《2020年对设区市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考评实施方案》,也将学生近视率列为重要考核内容。县教体局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纳入学校办学水平综合考核体系,同时建立督导考核制度,定期对中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环境、生活设施以及近视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对设施条件不符合要求的,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对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低于当地同类学校平均水平或学生近视率增加比例高于平均水平的,在一定范围通报,学校不得申报年度各类先进单位和体育卫生类特色校,确保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建议县政府将学生近视率作为镇(区、街道)社会事业考核的重要指标进行评估。

附件:1.儿童青少年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

      2.中小学生课桌椅各型号的标准身高、身高范围对照表

                          

儿童青少年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

(一)学校领导

1.确定一名校级领导主管学生近视眼防控(以下简称“防近”)工作,并明确相关部门工作职责。

    2.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的通知》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的“防近”工作计划和措施。

3.将学生“防近”工作纳入学校年度工作计划,并在年终对学生“防近”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和总结。

4.督促学校有关部门和人员履行“防近”工作职责,落实具体的“防近”措施。

5.定期研究学生视力保护工作,协调解决“防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推广班级“防近”经验。

(二)体育卫生或思想教育管理部门

1.负责制订学校“防近”宣传教育计划,组织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防近”宣传活动。

2.管理学生“防近”工作,将学生“防近”工作纳入学生管理和班级评比监督内容。

3.每学期组织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两次监测。

4.组织开展师生眼保健操培训与评比工作。

(三)教学管理部门

1.按照规定的课程计划,合理安排每周课程和作息时间。按照静动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安排每天课程与活动。

2.严格控制各学科的测验和考试次数,督促任课教师按时下课,做到不拖堂、布置课外作业适量。

3.督促教师做到板书、多媒体课件字迹清晰端正、大小适当,容易辨认。

4.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将学生每天一个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列入教学计划,将上下午眼保健操时间排入课表。

(四)总务后勤部门

1.及时检查、修理及更换老化的灯管,确保教室采光照明符合国家标准,照度分布均匀。

2.定期安排教室墙壁粉刷,维护教室墙壁清洁,并监督采用低彩度、高亮度的材料进行粉刷。

3.选用耐磨无光泽材料的黑板,并定期维护,确保黑板表面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

4.根据学生身高,合理配置课桌椅。保证每间教室内至少有2种以上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配备可调试课桌椅的,要配合班主任及时根据学生身高,调节课桌椅高度。

5.为卫生(保健)室或学生活动室配备视力表灯箱,并标出5米线。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为每间教室配备标准对数视力表,标出5米线。

(五)班主任

1.掌握班级学生的视力变化情况,配合校医(保健教师)做好对有视力下降趋势和轻度近视学生的分档管理工作。

2.教育并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读、写姿势。做到读、写姿势和握笔方法正确,眼睛距书本三十厘米左右,写字一小时要休息片刻,不躺在床上看书,不在行进的车中看书,不在暗弱或强光下看书、写字。

3.督促学生课间休息时到室外活动或远眺,积极参加体育活动,保证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锻炼。

4.根据教室采光照明情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月至少调整一次学生座位。及时根据学生身高,调节课桌椅高度。

5.督促任课教师按时下课,做到不拖堂或利用各种方式变相占用学生课间休息时间,不随意多留课外作业。

6.定期与家长联系,督促家长配合做好子女的视力保护工作。每学期至少利用一次家长会或其他形式向家长宣传有关近视眼的防治知识,引导家长注意控制学生在家用电脑、看电视时间,保证必要的睡眠时间。学生视力有变化时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7.督促并指导学生每天上下午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8.组织班级干部尤其卫生委员共同做好班级的视力保护工作。

(六)任课教师

1.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相关教学要求组织教学,按时下课。

2.教学过程中,合理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及时纠正不正确的阅读、写字姿势,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3.教学过程中,做到板书字体清晰、字迹规范;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要调整好字体大小、颜色和光线强度,做到字体、背景简明清晰,对比度明显。

4.严格控制测验和考试次数,按照规定要求布置课外作业,控制学生作业量。

5.配合班主任督促学生课间休息时间到室外活动或远眺。

6.配合班主任督促并指导学生按照要求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七)校医(保健教师)

1.负责拟订学校“防近”工作的计划,并报学校领导批准实施。

2.每学期利用广播、黑板报、墙报等各种形式向师生进行保护视力的常态宣传教育。

3.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2次视力检查,详细记录,及时统计,分析视力减退的主要原因,对视力不良的学生进行分类管理。

4.学生视力发生变化时,要及时通知班主任,并提出具体指导意见。

5.经常到教室检查学生用眼卫生、教室的采光照明、课桌椅配置调整以及眼保健操实施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向有关部门提出改进意见。

    6.培训、指导师生眼保健操工作,使之学会并掌握眼保健操的正确做法。


                  中小学生课桌椅各型号的标准身高、身高范围对照表

课桌椅型号

桌面高

座面高

标准身高

学生身高范围

0号

790

460

187.5

≥180

1号

760

440

180.0

173~187

2号

730

420

172.5

165~179

3号

700

400

165.0

158~172

4号

670

380

157.5

150~164

5号

640

360

150.0

143~157

6号

610

340

142.5

135~149

7号

580

320

135.0

128~142

8号

550

300

127.5

120~134

9号

520

290

120.0

113~127

10号

490

270

112.5

≤119